文章汇总!《地质力学学报》2023年5期已正式出版
编者按: 2023年5期已正式出版,期内文章已在《地质力学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平台发布,以下为5期文章信息汇总,欢迎通过网站及微信平台查看、下载及引用。
01 鄂尔多斯西缘牛首山—罗山地区裂变径迹年龄与中生代构造抬升
作者: 田朝阳,陈 虹,刘新社,公王斌,赵伟波,康 锐
引用格式: 田朝阳, 陈虹, 刘新社, 等, 2023. 鄂尔多斯西缘牛首山—罗山地区裂变径迹年龄与中生代构造抬升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 ( 5) : 599-617.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30
TIAN Z Y, CHEN H, LIU X S, et al. , 2023. Fission track ages and Mesozoic tectonic uplift in the Niushoushan - Luoshan area o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Ordos Basin [ J] . Journal of eomechanics, 29 ( 5) : 599-617.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30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其邻区经历了中—新生代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和区域热演化历史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年代学证据。牛首山—罗山地区紧邻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冲断带,其中生代的隆升过程对于研究盆地西缘中生代构造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及热史模拟限定牛首山—罗山地区中生代的隆升过程及其时限,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代抬升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170 Ma)—早白垩世末(110 Ma),罗山地区的抬升(170 Ma)要略早于牛首山地区(160 Ma),这期抬升主要与祁连造山带向北东方向挤出有关。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其邻区中生代抬升的启动时间为晚三叠世,整体可分为两期:第一期抬升发生在晚三叠世(220 Ma)—早侏罗世末期(185 Ma);第二期抬升发生于中侏罗世(175 Ma)—早白垩世末(110 Ma),牛首山—罗山地区的抬升则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第二期抬升的一部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生代两期构造抬升分别显示出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方向传递的特征,推测与晚三叠世华北、华南板块碰撞以及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向北东方向汇聚有关。
关键词: 年代学;裂变径迹;鄂尔多斯;构造抬升;牛首山—罗山;中生代
02 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作者: 李剑, 田继先, 王波, 朱军, 周飞, 李森明, 邵泽宇, 李海鹏, 乔柏翰
引用格式: 李剑, 田继先, 王波, 等, 2023. 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 ( 5) : 618 - 630. 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2084
LI J, TIAN J X, WANG B, et al. , 2023.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deep natural gas in the Qaidam Basin [ J] .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 ( 5) : 618-30. 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2084
摘要: 为明确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基于地震、地质、地球化学、录井及钻井等多种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富集条件,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深层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发育柴北缘侏罗系和柴西古近系两套优质气源,演化程度高,生气能力强;柴北缘深层发育基岩和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柴西深层发育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多种类型储层平面上分布广泛,纵向上组成多套储盖组合,发育的原生孔、溶蚀孔及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被认为是深层气藏富集的储存空间;持续活动的深大断裂是深层气源的优质通道;同时深层构造的形成与天然气生成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深层烃源岩具有早生烃、持续生烃特征,早期生成的液态烃在后期深埋过程中高温裂解成气,生气能力强,深层资源潜力大;盆地深层广泛发育的盐岩、泥质岩层及异常高压层有利于深层天然气保存。综合认为柴达木盆地深层气藏富集于断裂发育的生烃凹陷周围的圈闭中,柴北缘山前古隆起基岩、腹部构造带古近系碎屑岩和柴西环英雄岭构造带碳酸盐岩是深层天然气勘探有利区。
关键词: 深层气藏;富集条件;勘探潜力;湖相碳酸盐岩;柴达木盆地
03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沉积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作者: 刘金, 王剑, 谭静强, 崔海骕, 刘淼, 郑雨, 宋雪琪, 元强
引用格式: 刘金, 王剑, 谭静 强, 等, 2023. 吉 木 萨 尔 凹 陷 芦 草 沟 组 沉 积 古 环 境 与 有 机 质 富 集 [J].地质力学学报,29(5) : 631-647.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2022127
LIU J,WANG J,TAN J Q,et al.,2023.Sedimentary paleo-environment and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in the Lucaogou Formation of the Jimsar Sag[J].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5):631-647.DOI:10.12090/ j. issn. 1006-6616.2022127
摘要: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是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但其古环境信息与有机质富集机理尚不明确。为了深入研究二叠系芦草沟组的沉积古环境,在岩心和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J10025井26块烃源岩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并结合GC-MS生物标志化合物数据与典型沉积构造反映芦草沟组古环境特征。古气候指数C值、Sr/Cu、Sr/Ba、V/Cr、Pr/Ph、P、Co元素等地化指标表明,芦草沟组整体上为干旱—半干旱的咸化湖泊沉积环境,沉积时期水体较深,且为贫氧—缺氧的状态。其中,芦草沟组上段整体为半干旱气候、微咸水环境,还原性相对较弱,水体较深,生产力较高,但环境波动较大;芦草沟组下段环境比较稳定,气候极度干旱,盐度较高,还原性相对较强,水体较浅,生产力较低。古环境指标与TOC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的保存条件以及稀释速率对芦草沟组有机质富集的影响比较有限,而初级生产力大小是芦草沟组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页岩油;沉积古环境;有机质富集
04 西部某强风化炭质板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及大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王智佼, 谢迪, 范晋琰, 毛玉铤, 陶志刚
引用格式: 王智佼, 谢迪, 范晋琰, 等, 2023. 西部某强风化炭质板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及大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J] . 地质力学学报,29(5) : 648-661.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20
WANG Z J, XIE D, FAN J Y, et al.,2023. Study on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large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of a strongly weathered carbonaceous slate tunnel in western China [J] .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5) :648-661.DOI:10.12090/j.issn. 1006-6616. 2023020
摘要: 为解决国家兰海高速(G75)定西段岷县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原支护设计方案出现的软岩大变形问题,通过软岩类型分析、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力学机制的力学转化对策,引入在矿山及边坡等岩石领域广泛应用的高预紧力恒阻大变形锚索,提出了"超前支护+长短NPR锚索优化布置主动支护+钢拱架+混凝土喷浆永久支护"的高预应力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段围岩最大变形量仅为73 mm,恒阻大变形锚索的预紧力均在280~300 kN范围内,可见优化后不同支护技术均对围岩变形起到了控制作用,有效发挥了恒阻让压支护的作用,控制效果明显。
关键词: 隧道工程;炭质板岩;联合支护;数值模拟;现场监测
05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意义
作者: 韦利杰, 李振宏, 李明涛, 董晓朋, 崔加伟, 寇琳琳
引用格式: 韦利杰, 李振宏, 李明涛, 等, 2023.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意义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 (5) :662-673.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15
WEI L J, LI Z H, LI M T, et al.,2023. Palynological records and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Qingshuihe Basin, Ningxia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5):662-673.DOI:10.12090/ j. issn. 1006-6616. 2023015
摘要: 亚洲内陆荒漠化和干旱化与中国西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自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变化,研究其晚更新世古气候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文章分析了宁夏南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孢粉记录,结果显示孢粉序列可从下至上划分为4个组合带,反映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中晚期植被和气候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晚更新世中期(75~50 ka B.P.)是植被以蒿属为主的干草原,气候温凉偏干;晚更新世晚期(25~15 ka B.P.)由荒漠草原-干草原和疏林草原交替出现逐渐过渡到荒漠草原,该时期冬季风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致使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气候类型由温凉偏湿过渡到冷干。宁夏南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的深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和黄土高原治理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孢粉记录;古植被;古气候
06 2022年9月17日中国台湾地震序列的触发机制及其动力学成因
作者: 黄少华, 万永革, 冯淦, 李枭, 关兆萱
引用格式: 黄少华, 万永革, 冯淦, 等, 2023. 2022 年 9 月 17 日中国台湾地震序列的触发机制及其动力学成因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5): 674-684. DOI:10.12090/j.issn.1006-6616. 2023056
HUANG S H, WAN Y G, FENG G, et al.,2023.Trigger mechanism and dynamic causes of the Taiwan earthquake sequence on September 17,2022[J].Journal of Geomechanics,29(5):674-684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56
摘要: 2022年9月17—18日,中国台湾先后发生台东县MS6.5和花莲县MS6.9两次强震及多次余震。两次强震均为逆走滑型地震,且震中都位于台湾纵谷断裂带,该地区构造复杂,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的消减带,具有逆冲型构造应力背景。对纵谷断裂带周围地区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地震为逆断型。为探究该地区此次发生逆走滑型地震的原因及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首先通过搜集研究区相关的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明确其是以走向为北西西向的压应力为主的应力场;然后将应力场投影到走向、倾角不同的断层面上,发现一些节面上表现出较大的相对剪应力和较小的相对正应力,说明这些节面上具有较强的剪切作用和较小的摩擦力,容易发生错动而产生逆断型、逆走滑型和走滑型的地震。同时,为明确短时间内两次强震间的触发关系,通过计算MS6.5地震在MS6.9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发现,MS6.9地震约在0.02MPa的库伦破裂应力触发下发生。相关结论对研究台湾纵谷带地震的发震机理和地球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纵谷断裂带;应力场;应力体系;库伦破裂应力
07 北京顺义断裂活动对首都机场地裂缝影响定量研究
作者: 任雅哲, 丰成君, 戚帮申, 葛伟亚, 谭成轩, 孟静
引用格式: 任雅哲, 丰成君, 戚帮申, 等, 2023. 北京顺义断裂活动对首都机场地裂缝影响定量研究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 ( 5) : 685-703.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63
REN Y Z, FENG C J, QI B S, et al. , 2023.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the impact of Shunyi fault activity on the ground fissures in the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China [ J] .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 5) : 685-703. 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63
摘要: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晚更新世活动断层。首都国际机场位于顺义断裂中段,2010年以来,机场跑道地裂缝逐渐加剧,地裂缝两侧最大垂直位移差高达20 cm,已经严重影响机场安全运行。当前,顺义断裂活动对首都机场地裂缝的影响仍以定性描述为主。文章以顺义断裂几何结构、第四纪活动性以及首都机场地裂缝调查研究为基础,依据断层位错理论,定量分析了顺义断裂蠕滑活动对机场地裂缝形成的贡献,研究了1996年12月16日顺义ML4.5级地震对机场地裂缝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顺义断裂未来发生潜在强震时机场地裂缝灾害风险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在0.6 mm/a的垂直活动速率下,顺义断裂蠕滑活动46年,在机场地裂缝两侧产生的差异沉降量不超过2.5 cm,对机场地裂缝形成和发展的贡献量约占20%;顺义ML4.5级地震对机场地裂缝的形成影响甚微,顺义断裂若未来发生7.0级地震,估算在断裂两盘产生的差异沉降量最大达104 cm,机场地裂缝灾害风险将增加5倍;顺义断裂上盘中、深层地下水抽采引起的地面差异沉降在机场地裂缝形成和扩展中的贡献量为70%,仍是导致机场地裂缝加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首都国际机场地裂缝灾害精准防控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此外,为深入揭示顺义断裂沿线地裂缝、地面差异沉降等缓变型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和灾害效应,建议在其关键部位实施跨断层位移或形变动态监测工作。
关键词: 顺义断裂;地裂缝;地面变形;首都国际机场;断层位错模型;地质灾害
08 海南岛木兰头地区混合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 胡在龙, 赵小明, 王勇, 魏昌欣, 吕昭英, 吕嫦艳
引用格式: 胡在龙, 赵小明, 王勇, 等, 2023. 海南岛木兰头地区混合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5) : 720 -735.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67
HU Z L, ZHAO X M, WANG Y, et al. , 2023. Petrogenesi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igmatitic gneiss in Mulantou area, Hainan Island [J].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 (5):720-735.DOI:10.12090/j.issn.1006-6616. 2023067
摘要: 海南岛铺前-木兰头一带海边发现一套中深变质岩(木兰头杂岩),由混合岩、大理岩、片岩和透辉石岩组成,以混合岩为主。研究选取其中较为发育和典型的混合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兰头混合片麻岩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形成时代为276 Ma,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钙碱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古特提斯洋俯冲的构造环境;早期发生深熔变质作用时间为261 Ma,指示华南和印支地块碰撞的构造环境;后期变质作用时间为248 Ma,指示华南和印支地块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因此,木兰头混合片麻岩完整记录了海南岛早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构造演化信息,是古特提斯洋俯冲至关闭、华南和印支地块碰撞等地质事件的产物,其发现为马江缝合带向东延伸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海南岛;混合片麻岩;早二叠世—早三叠世;缝合带;古特提斯洋
09 古地震事件震级或强度大小限定的讨论
作者: 高云鹏, 刘静, 韩龙飞, 邵延秀, 姚文倩, 徐晶, 胡贵明, 王子君, 屈孜屹, 徐恩民
引用格式:
高云鹏, 刘静, 韩龙飞, 等, 2023. 古地震事件震级或强度大小限定的讨论 [ J] . 地质力学学报, 29 (5) : 704 -719. DOI:10. 12090/j. issn. 1006-6616. 2023034GAO Y P, LIU J, HAN L F, et al. , 2023. Discussion on the magnitude or intensity limitation of paleoearthquake events [ J] .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 ( 5) : 704-719. DOI: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34
摘要: 震级是表征地震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但在古地震研究中,由于难以精确给定与地震矩紧密相关的破裂参数,故而无法直接计算事件的震级大小。研究者通常假定事件序列为震级相似的特征地震,或基于震级已知的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参数获取经验关系来进行震级估算。但已有研究表明特征地震的假设过于简化,而利用经验关系估算震级的方法也受限于各种误差,因此亟需探索新方法以提升古地震事件震级或规模大小评估的合理性。近年来,三维组合探槽的成功应用表明探槽内蕴含着丰富的事件变形信息,进而证实了在探槽内评估事件规模大小的可行性。基于此,文章以阿尔金断裂铜矿探槽为例,利用探槽揭示的事件变形强度,包括垂向位移量、变形带宽度和裂缝总拉张量,来评估事件序列的规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事件变形强度参数与震级相对大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各参数之间也呈现部分相关性。因此,探槽中事件变形强度信息可以判断事件震级的相对大小,充分挖掘探槽内的事件变形信息可为合理评估古地震事件的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古地震研究中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 震级限定;古地震事件;经验关系;变形强度;铜矿探槽
10 华北克拉通辽北清原地体新太古代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
作者: 崔润泽, 魏春景
引用格式: 崔润泽, 魏春景, 2023. 华北克拉通辽北清原地体新太古代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 [J] .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29 (5) : 736 -756. DOI: 10. 12090 / j. issn. 1006-6616. 2023049
CUI R Z, WEI C J, 2023. Evolution of metamorphic processes in the Neoarchean mafic granulites of the Qingyuan Terrane in northern Liaoning, North China Craton [J] .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9 (5) : 736-756. DOI: 10. 12090 /j. issn. 1006-6616. 2023049
摘要: 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的构造演化模式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变质作用研究。通过对辽北清原地体基性麻粒岩进行系统的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相平衡模拟和锆石定年研究,以阐明其变质演化过程和大地构造意义。研究选择的基性麻粒岩样品分为含石榴石域(19DJ07-GD)和不含石榴石域(19DJ07-NGD)两类,含石榴石的区域呈条带状且分布不均匀。两种区域都发育两期麻粒岩相组合。在含石榴石域,第一期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其中,第一期斜长石(Pl1)发育复杂成分环带,钙长石摩尔分数(xAn)从核部到幔部升高,然后再向边部降低;第一期角闪石(Amp1)的Ti成分环带同样为从核部到幔部升高再向边部降低。通过矿物组合和相应的成分环带推测第一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具有逆时针型P-T轨迹,包含峰期前升温升压阶段以及峰后降温降压阶段。通过相平衡模拟约束峰期温压条件为0.8~0.9 GPa/900~950 ℃,达到高温—超高温(high-ultrahigh temperature)变质条件。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变质作用峰后冷却时间为2498±6.9 Ma(MSWD=0.39)。综合区域上的"穹隆-龙骨"构造、逆时针的变质轨迹以及和TTG岩浆活动晚期脉冲几乎一致的表壳岩变质时间,表壳岩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被认为受太古宙特有的垂向构造/沉落(sagduction)构造体制控制。第二期变质组合以局部生长的石榴石+石英±单斜辉石的后成合晶/冠状体为特征,代表一期与古元古代造山事件有关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关键词: 变质作用;P-T轨迹;锆石年代学;新太古代;沉落构造;华北克拉通
文章汇总!《地质力学学报》2024年4期已正式出版
编者按:
2024年4期已正式出版,期内文章已在《地质力学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平台发布,以下为4期封面、目录及文章信息介绍,欢迎通过网站及微信平台查看、下载及引用。
01题目:川滇地块东部老鹰山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揭示的地块隆升和旋转运动
作者:徐琴如, 董有浦, 谢志鹏, 任洋洋, 李江涛, 曹登驰, 苏小龙
引用格式: 徐琴如,董有浦,谢志鹏,等, 2024. 川滇地块东部老鹰山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揭示的地块隆升和旋转运动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535−5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87
XU Q R, DONG Y P, XIE Z P, et al., 2024. Tectonic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oyingshan in the eastern Sichuan-Yunnan block:
Insights into the uplift and rotation of the blocks[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535−5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87
摘要:印−欧大陆板块的碰撞与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陆内变形,同时引起川滇菱形地块的侧向逃逸与旋转,目前针对川滇菱形地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旋转量已进行了大量古地磁研究,但对其东部地区的旋转研究相对缺少。由于河流地貌对地块的旋转量十分敏感,因此,研究利用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了川滇菱形地块东部老鹰山地区的22个流域盆地,通过分析其局部地形起伏比、河流纵剖面、河流陡峭指数以及流域方位角4个地貌参数来确定老鹰山地区的地块旋转量和隆升量。研究结果显示:老鹰山地区自晚中新世以来,隆升量约为358 m,隆升趋势为北高南低;河流陡峭指数值整体分布趋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老鹰山地区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老鹰山顶部以及老鹰山地区南部;同时根据流域方位角结果表明老鹰山地区旋转量为逆时针旋转15°左右。研究表明自晚中新世以来,川滇地块内元谋断裂以西受走滑断裂影响较小,主要为顺时针旋转;元谋断裂以东受走滑断裂等强烈的左行走滑影响,发生了逆时针旋转并伴随着差异隆升。
关键词:地块旋转;地块隆升;构造地貌学;小江断裂;川滇地块东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2题目:四川盆地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地应力方向的差异:来自钻孔成像测井的启示
作者:唐荣, 李金玺, 罗超, 蔡鸿燕, 谢荣洁, 刘傲东, 公子龙
引用格式: 唐荣,李金玺,罗超,等, 2024. 四川盆地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地应力方向的差异:来自钻孔成像测井的启示 [J]. 地质力学学
报, 30( 4) : 547−56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09
TANG R, LI J X, LUO C, et al., 2024. Differences in crustal stress direction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Huayingshan fault zone in Sichuan Basin:
Insights from in situ borehole image logging[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547−56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09
摘要:华蓥山断裂带作为四川盆地内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两侧地质构造存在较大差异,历史上该断裂带上频发5级左右地震,现今仍具一定活动性,扰动着盆地的地应力场。明确华蓥山断裂带的地壳应力状态可以提高对该地区活动变形、构造活动以及地震活动性的认识,并对后续华蓥山断裂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收集整理华蓥山断裂带南段8处钻孔测井成像(钻孔崩落与钻孔诱发张裂缝)数据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地应力场和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对其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南部地区大多数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向,与四川盆地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仅1处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在南段中部地区钻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均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对比四川盆地区域应力场呈逆时针偏转。应力方向发生偏转主要是由华蓥山断裂带基底性质变化、构造应力和区域应力场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关键词:测井成像;地应力场;华蓥山断裂带;四川盆地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3题目: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圣鑫, 付汇琪, 冯兴强, 韩晓祥, 王炳乾
引用格式:刘 圣 鑫 , 付 汇 琪 , 冯 兴 强 , 等 , 2024. 致 密 砂 岩 裂 缝 网 络 复 杂 性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J].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 30( 4) : 563−578.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28
LIU S X, FU H Q, FENG X Q, et al., 2024. Fracture network complexity of tight sandston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563−57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28
摘要:裂缝网络分析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着重要作用,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分析对水力压裂优化、裂缝网络预测、裂缝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致密砂岩复杂的裂缝网络动态演化的实验研究,明确了裂缝网络的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特征,深入分析了裂缝网络的复杂性及其主控因素。通过岩石力学和X射线CT扫描实验确定了岩石力学和裂缝网络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实验、裂缝网络的分形分析定量化表征了致密砂岩微观组构和裂缝网络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的石英含量为 28.08~52.88%,黏土含量为11.54~25.45%,粒度为61.18~184.55 μm,孔隙度为8.125%~10.296%;单轴抗压强度介于69.09~188.33 MPa,弹性模量介于31.69~92.76 GPa;分形维数(DB)为1.28~2.35,谱宽(Δα)平均值为1.0851~1.3638。裂缝的萌生、扩展贯穿于应力–应变的全过程,裂缝网络的复杂性主要受控于致密砂岩的微观组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围压和尺度效应。三维裂缝网络的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的谱宽平均值可分别表征裂缝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两者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砂岩中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储层孔隙度越大、砂岩组成粒度越小裂缝网络分形维数越大,谱宽平均值越小;无围压情况下,样品裂缝网络的复杂性主要受控于微观组构特征,且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存在围压的情况下,围压起主导作用,围压越大分形维数越小,谱宽平均值越大。而黏土矿物不利于复杂裂缝的形成;小尺度样品的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大于尺度大样品的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砂岩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与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岩石力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4题目:四川盆地蓬莱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二段微生物岩储层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形成与演化的启示
作者:王雅萍, 鲍志东, 张连进, 杨东凡, 文雯, 钟原, 唐攀
引用格式:王雅萍,鲍志东,张连进,等, 2024. 四川盆地蓬莱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二段微生物岩储层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形成与演
化的启示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579−59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2
WNAG Y P, BAO Z D, ZHANG L J, et al., 2024. Diagenesis of microbial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Dengying Formation of
Ediacaran in the Penglai area, Sichuan Basin: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579−594.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2
摘要:四川盆地蓬莱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二段(灯二段)微生物岩广泛分布,被视为深层碳酸盐岩的潜在油气勘探目标。与常规的孔隙型和岩溶缝洞型优质储层不同,灯二段碳酸盐岩主要由微生物白云岩组成,其优质储层成因及成岩演化过程尚不清晰。研究基于野外露头和钻井取芯资料,结合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CT扫描等测试手段,对灯影组微生物岩白云岩储层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深入理解成岩作用对孔隙形成及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微生物岩储层以低孔、特低渗,裂缝−孔隙(洞)型微生物石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残余格架溶孔、粒内溶孔及中小型溶洞为主,并发育少量晶间孔及晶间溶孔;灯二段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其准同生溶蚀及早表生溶蚀作用是提高孔隙度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四川盆地埃迪卡拉系微生物岩优质储层成因的认识,为四川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信息。
关键词:储层成因;微生物白云岩;灯影组;蓬莱地区;四川盆地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5题目:东营凹陷张性断层发育的生命演化阶段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作者:籍庆佳, 周维维, 韩润生, 胡阳
引用格式:籍庆佳,周维维,韩润生,等, 2024. 东营凹陷张性断层发育的生命演化阶段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595−60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7
JI Q J, ZHOU W W, HAN R S, et al., 2024. Characteristics of life-cycle stages and reservoir contr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al faults in the Dongying Sag[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595−60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7
摘要:断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具有隐性、显性等多个演化阶段,而断层由隐性阶段的胚胎期到显性阶段末期的老年期等各个成长阶段的判别难度很大。针对这一问题,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重现控盆边界断层−陈南断层胚胎期到老年期的全生命阶段演化过程及各阶段的固有特征;在此基础上,定性、定量判识东营凹陷主要断层的相对年龄(Relative Age,RA)以及各年龄阶段的断层活动方式,建立其控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张扭性断层可以划分为胚胎期(0<RA≤1,微裂缝或诱导裂缝带)、幼年期(1<RA≤2,断层核形成、裂面断续相连)、青年期(2<RA≤3,板状主断面贯通、清晰断距)、壮年期(3<RA≤4,断层核两侧破碎带形成、板状−铲式断面)、老年期(4<RA≤5,坡坪式断面、派生构造复杂)和消亡期(5<RA≤6,断层停止活动或者发生反转)6个阶段;断层的活动方式与断层年龄的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断层活动方式有利于断层向老年期发展。断层控藏作用研究表明:胚胎期、幼年期断层主要控制油气圈闭,青年期断层主要控制砂体和储层分布,壮年期、老年期断层控制着烃源岩的总体展布范围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和逸散等过程。结合优势控藏要素、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聚集规模等因素进行断层控藏能力评价,陈南断层控藏能力等级为“强”。从断层生命发育演化阶段重新认识断层的控藏能力,将有力地推动和提升断层控藏的理论研究与成熟探区的勘探水平。
关键词:张性断层;生命演化阶段;隐性-显性特征;机制和模式;砂箱实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6题目: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储层的野外实例三维数字模型和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安沟油砂露头为例
作者:张小银, 詹容若, 段亮, 罗晓容, 魏荣浩
引用格式:张小银,詹容若,段亮,等, 2024. 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储层的野外实例三维数字模型和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安沟油砂露头为例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609−621.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8
ZHANG X Y, ZHAN R R, DUAN L, et al., 2024. 3D digital modelling and detailed anatomy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outcrop with oil-bearing heterogeneity: A case study of Angou outcrop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09−621.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8
摘要:由于缺少典型油砂露头,客观认识砂体内部受控于构型界面的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受到制约,有效素材的缺乏一直阻碍着表征砂体内部含油非均质性及其与构型界面具体关系的认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安沟露头中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表现明显,是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和表征其与不同构型界面具体关系的有效素材。利用无人机多点位航拍对安沟油砂露头进行了三维数字露头建模,并对其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了沉积−层序−成岩解剖,结果发现露头中原油充注仅分布于单层砂体内部,而砂体顶、底部并不含油。对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结果表明含油致密砂岩的沉积环境为曲流河水道,底面对应延长组7(长7)油层组和延长组6(长6)油层组界限的三级层序界面。砂体内含油非均质性与水道叠置、砂坝垂向加积和底形(交错层)构型界面关系密切。手持切割机对长7和长6油层组露头进行连续取样和岩石薄片镜下观察,研究发现单砂层顶、底和内部截然不同的结构、物性和成岩特征是造成安沟露头差异化含油的根本原因。安沟油砂露头的发现为客观认识砂体内部受控于构型界面的储层含油非均质性提供了难得的野外实例。该露头的详细解剖为致密砂岩储层含油非均质性明显受控于沉积作用和差异化的成岩作用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关键词:张性断层;生命演化阶段;隐性-显性特征;机制和模式;砂箱实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7题目:渤海盆地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史
作者:高玉飞, 唐晓音, 杨树春, 赵欣妍, 胡圣标
引用格式:高玉飞 ,唐晓音 ,杨树春 ,等 , 2024. 渤海盆地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史 [J]. 地质力学学报 , 30( 4) : 622−63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8
GAO Y F, TANG X Y, YANG S C, et al., 2024. Cenozoic tectonic-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Qinnan Depression, Bohai Basi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22−63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8
摘要:构造−热演化史是认识盆地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也是烃源岩成熟生烃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陆地油气发现难度的增加,海域逐渐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与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的重要领域。秦南凹陷位于渤海海域西北部,勘探前景良好,但勘探程度低,构造−热演化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选取秦南凹陷3条地震剖面,建立25口人工井,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模拟,恢复了秦南凹陷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于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65~42 Ma)、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42~38 Ma)以及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32.8~30.3 Ma)分别经历了3期裂陷拉张,总拉张系数为1.27~2.05;对应这3期拉张作用,秦南凹陷基底热流经历3期升高,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期(30.3 Ma)基底热流达到峰值64.0~89.0 mW/m2,之后逐渐降低至今;秦南凹陷构造−热演化过程与断裂活动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研究获得的拉张系数、基底热流等参数对于了解渤海盆地构造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以及指导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渤海盆地;秦南凹陷;构造沉降;热史演化;新生代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8题目:基于EEMD-CNN-LSTM的新型综合模型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航源, 陈伟涛, 李远耀, 徐战亚, 李显巨
引用格式:刘航源 ,陈伟涛 ,李远耀 ,等 , 2024. 基于 EEMD-CNN-LSTM 的新型综合模型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J]. 地质力学学报 ,
30( 4) : 633−6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5
LIU H Y, CHEN W T, LI Y Y, et al., 2024.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odel based on EEMD-CNN-LSTM for landslide-displacement predictio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33−646.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45
摘要:滑坡位移预测是滑坡稳定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尽管基于深度学习范式的时间序列方法预测滑坡位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滑坡位移数据的非平稳性、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特征,导致当前时间序列模型的滑坡位移的多变量预测容易过拟合。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滑坡位移数据的波动性和由周期项与趋势项位移叠加组成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IF)异常检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相结合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选择三峡库区以降雨为影响因子的阶跃型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引入IF算法对滑坡原始位移数据进行异常检测,使用EEMD方法提取滑坡趋势项和周期项位移,通过CNN捕捉局部周期项和趋势模式,并基于LSTM模型预测总体位移。结果表明,EEMD-CNN-LSTM在预测降雨情况时滑坡总体位移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价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4种指标分别为0.4190、0.3139、0.2379和0.9997,前3种精度评价指标较现有模型分别提升32.3%、25.1%、7.3%。相较于传统的LSTM模型、随机森林方法和EEMD-LSTM方法,EEMD-CNN-LSTM模型在有、无降雨这一外部影响因素下具有显著优势,能够较大地降低过拟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滑坡位移预测;时间序列模型;卷积神经网络;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深度学习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09题目:郑州市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作者:张建羽, 吕敦玉, 刘松波, 王翠玲, 孟舒然
引用格式: 张建羽 ,吕敦玉 ,刘松波 ,等 , 2024. 郑州市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J]. 地质力学学报 , 30( 4) :
647−65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116
ZHANG J Y, LYU D Y, LIU S B, et al., 2024.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of western Zhengzhou City[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47−658.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2116
摘要:郑州市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2021年“7·20”特大暴雨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采用单一方法进行,存在评价准确性略低等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选取坡度、地貌、工程地质岩组、高程、距断裂距离、距河流距离、24 小时最大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强度8个评价因子,采用加权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低、中、高危险区面积分别为1387.14 km2、1803.18 km2、1066.47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32.59%、42.36%、25.05%,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评价结果合理,研究结论可为郑州市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郑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危险性评价;加权信息量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0题目:涪江源区韩家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改进前后危险性分析
作者:唐海兵, 吴建军, 张春山, 杨为民, 渠敬凯, 马思琦, 徐传成
引用格式: 唐 海 兵 , 吴 建 军 , 张 春 山 , 等 , 2024. 涪 江 源 区 韩 家 沟 泥 石 流 防 治 工 程 改 进 前 后 危 险 性 分 析 [J].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 30( 4) :659-67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7TANG H B, WU J J, ZHANG C S, et al., 2024. Debris flow hazard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of Hanjia gully control engineering at the source area of the Fujiang River[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59-67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7
摘要:为了降低涪江源区左岸韩家沟泥石流的危害,文章采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FLO-2D数值模拟等手段,查清了韩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现状,认为现有防治工程不能满足防灾需求,并据此提出改进的防治工程,对不同降雨频率下防治工程改进前后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改进防治工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韩家沟位于“8·8”九寨沟地震扰动区,震后泥石流物源丰富,导致每逢强降雨时泥石流频发。在1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及平松路均处于低危险区,现有防治工程可有效防治泥石流灾害;在5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处于泥石流高危险区,泥石流冲出排导槽,冲毁平松路,现有防治工程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多级拦挡坝、排导槽截弯取直等改进的防治工程后,可有效预防泥石流对沟口下方承灾体的损害,泥石流堆积方量减少50.2%,堆积面积减少86%,高危险区均位于排导槽内,治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工程地质;泥石流;改进防治工程;治理效果;降雨;地质灾害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1题目:新生代亚洲季风的演化过程
作者:林旭, 吴中海, 董延钰, 谢远云, 刘海金, 李兆宁
引用格式: 林旭,吴中海,董延钰,等, 2024. 新生代亚洲季风的演化过程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673−690. DOI: 10.12090/j.issn.1006-
6616.2023093
LIN X, WU Z H, DONG Y Y, et al., 2024.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enozoic Asian monsoo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73−690.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3
摘要:陆地和海洋热容量差异会引起风向和降水发生季节性反转形成季风气候。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同时也有最多的受季风气候影响的人口。季风带来的强降水容易诱发多种次生灾害,严重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社会生产、居住的安全,因而认识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利用将古论今的地学思想,文章旨在阐述亚洲季风的组成,列举影响亚洲季风形成、演化的主要因素,总结亚洲关键地点的沉积记录显示的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演化期次。结果表明,在古近纪,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南缘发生碰撞,改变了亚洲的海陆分布,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初始隆升,南亚和东亚均出现季风性气候。但此时的东亚地区依然主要受行星风系的控制,东亚季风处于孕育阶段,仅呈条带状局部分布在华南板块的南缘,而南亚季风的覆盖面积相对广泛。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东亚地区的边缘海打开时间明显要晚于南亚地区海陆分布出现的时间。但随着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整体隆升并接近现今的海拔高度,亚洲季风全面进入增强阶段,强烈影响区域内的地质演化过程。自中新世中期以来,由于受控于青藏高原隆升、南北极冰盖的发育,亚洲季风经历了多期次的稳定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利用季风开展亚洲系统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青藏高原;新生代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12题目:莱芜盆地岩溶地下水富集规律
作者:李波, 于大潞, 王楠, 毕雯雯, 高帅, 胥芹, 王昱玮, 侯芃
引用格式: 李波,于大潞,王楠,等, 2024. 莱芜盆地岩溶地下水富集规律 [J]. 地质力学学报, 30( 4) : 691−702. DOI: 10.12090/j.issn.1006-
6616.2023166
LI B, YU D L, WANG N, et al., 2024. Karst groundwater enrichment law in Laiwu Basin[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30( 4) : 691−702.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6
摘要:基于在莱芜盆地开展的水文地质调查与泉水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及岩矿测试,对区内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富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莱芜盆地碳酸盐岩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集中分布在盆地南部,呈单斜状产出,在盆地北缘、东缘地区零星分布;岩溶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岩浆侵入等多因素影响;地表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为主,地下岩溶以溶蚀裂隙、溶孔溶洞为主,主要发育400 m以浅;岩溶水主要富集在多期构造断块区域、阻水断裂形成的上盘、地下水承压排泄区及莱芜矿山背斜两翼岩溶发育区。研究结果可为鲁中南缺水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关键词:莱芜盆地;岩溶发育;地下水;富集规律;水文地质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相关问答
岩石 力学 与工程 学报 修改意见下不下来?建议你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吧,更快的。投稿到见刊10个月之内,编辑态度好,很负责!岩土工程学报偏慢,比岩土力学还慢,我投过一次,外审2个多月额,意见不好...
SCI包括哪些杂志?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2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30无机材料学报3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31无机化学学报4...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38稀有...
《工程 力学 》是sci吗?中文刊:《土木工程学报》EI《工程力学》EI《岩土工程学报》EI《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地球物理学报》SCI《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英文刊:中文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 懂得1岩土工程学构学报3土木工程学报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建筑排水9岩土力学10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施工技术12建筑技术13世界建筑...
地下空间与工程 学报 是EI源吗 - HsU87rmJe 的回答 - 懂得刊名: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gineering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重庆市语种:中文;...
发表煤炭类核心的文章都有哪些期刊可以选择?你可能是要了解中文核心期刊。煤矿类期刊现在集中在煤科总院、中国矿大、煤炭信息院这些单位的下属。主要的中文核心期刊包括《煤炭科学技术》、《矿山压力与...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是个什么样级别的杂志2008年1534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名次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1WORLDJOFGASTROENTEROLOG16332.5792冰川冻土6742.4263地理学报12042...
湖大校长赵跃宇是那里人?赵跃宇,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中共湖南大学委员会常委,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
★数学有哪些核心期刊?在检索数学出来的结果当中,显示有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通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数学学报、应用数学、数学杂志、数学教育学报、应用数学学报等等在检索数学...
城市规划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城市规划属于建筑科学。这方面的中文核心有1.岩土工程学报2.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建筑结构7.工业建筑8.城市规划9.城...